狗狗幼犬期約為十二個月
一般交由主人飼養的狗狗皆已經斷奶(正常幼犬1.5月大開始離乳,1.5~2月大斷奶)
故本篇主要介紹已離乳的狗狗如何照顧。
1. 餵食
給予適合的幼犬飼料(大型犬幼犬一定要給予大型幼犬專用飼料,以免營養不足)
幼犬一天餵食3~4餐,直到6個月大以後一天改餵食2~3餐直到幼犬9個月大,
狗狗9個月大以後可依情況維持一天一餐或兩餐。(小型犬建議一天還是至少兩餐)
不建議過於頻繁給予幼犬罐頭與零食拌飼料餵食,以免幼犬出現挑食的狀況。
合格廠牌的飼料皆已經含有正常狗狗所需的營養,所有其他的添加物皆不是必須的。
隨時都有好料吃的狗狗,訓練獎賞的吸引力也就不高嚕。
不建議隨意餵食狗狗人類的食物,有些食物會造成狗狗中毒;
(如:巧克力、洋蔥、韭菜、大蒜、葡萄等)
狗狗也可能會因此出現挑食的現象;人類食物對狗來說過油過鹹,會造成身體負擔。
2. 飲水
狗狗的飲水應該要隨時供給,要讓狗狗想喝水時就有水喝,以免脫水或是中暑。
如果狗狗可活動範圍過大(達兩層樓或以上),建議增加水碗的數量。
水源最好是經過煮沸或是逆滲透等處理過,不要使用未處理過的水與汙水以免致病。
裝飲用水的容器一天至少換一次水,一周徹底清洗容器一次。
3. 清潔
狗狗汗腺並不發達,不需常常洗澡,大多數狗狗一周洗一次便已足夠。
過於頻繁的清洗易導致皮膚問題。洗劑請使用狗用洗劑,請勿使用人類洗劑。
清洗時最好順便擠肛門腺(方法請詢問寵物美容師與獸醫師),可預防異味與肛門腺炎,
另外清洗時小心耳朵進水,澡洗完後最好使用清耳劑清潔耳朵並帶出裡面水分。
長毛狗可每天使用針梳進行梳毛,可預防毛髮打結;若毛髮打結無法梳開則需剪開,
以免打結處底下皮膚出現異狀。長毛狗一個月至少請美容師整理毛髮一次。
指甲修剪的頻率依照狗狗的生活環境而定,常在外奔跑的狗狗較少需要剪指甲,
長期生活在磁磚上的狗狗需要常注意指甲是否過長,過長可自行或請美容師修剪。
唯須注意狗狗拇指的指甲,因無法摩擦地面故過長時仍須修剪以免刺入肉裡。
4. 排便與排尿
狗狗從斷奶就可以開始訓練排便排尿,越早開始訓練越容易學會,學成之後也要常練習。
幼犬四個月大前還不能隨意的控制排尿,故四個月大前排尿訓練請勿過分要求。
最好以訓練狗狗能自行去籠子或是廁所地板如廁為目標,盡量不要只限定於戶外,
若狗狗只敢在戶外排尿,有可能會因憋尿造成問題。
幼犬大部分是再起床後15分鐘或是進食前後15分鐘排便,
所以可在那時以牽繩將狗狗帶到指定地點,不要與狗狗玩耍、不要隨意動作,
待狗狗排便完之後馬上給予讚美與獎賞點心,讓狗狗知道要在此排便。
5. 居住
因幼犬體內自行調節體溫的機能尚未完備,
睡在地板或是吹電扇(即使是夏天)都可能造成生病。
請為小狗準備一個能遮風蔽雨的床,
若天氣寒冷也可在適當位置吊掛保溫燈以保持溫度避免失溫。
如果狗狗很調皮,會啃咬電線的話,務必小心電線放在地面或是加裝防咬裝置,
以免被咬壞的電線短路火災或是讓狗狗被電到。
6. 保健
幼犬於斷奶兩周後(約兩個多月大)便可開始進行預防針注射計劃。狗狗到達接種適期時,
只要食慾排便皆正常,便可及早請獸醫師進行預防針注射,以減少狗狗被傳染病危害的機率。
(ps: 注射預防針後一周內不可洗澡出門)
幼犬於三個月後至六個月大之前,一定要開始服用驅心絲蟲藥,每一個月一次,
以避免已經由蚊子入侵狗狗體內的心絲蟲幼蟲有機會長成成蟲。慢性危害狗狗的健康。
剛飼養的狗狗建議先驅腸胃道寄生蟲一次,驅完蟲後常出外的狗1~3月驅蟲一次,
大都待在家的狗則半年驅一次即可。(PS:腸胃道寄生蟲與心絲蟲是不同的喔)
常帶出門的狗狗每3~4周皆需要定期除蚤除壁虱一次。
都待在家裡的狗狗若有發現有跳蚤壁虱則須及早規劃治療,以免寄生蟲在家裡定居。
若發現狗狗有任何異狀,及早詢問獸醫師以了解狗狗的狀況。
PS: 六月至八月大起狗狗逐漸開始性成熟,要留意別讓愛犬懷孕喔。(母狗外出時可著生理褲)
即使有計畫生育,也要耐心等待狗狗成年(一歲以後)再來生小狗會比較健康。
PS2: 大型狗性成熟有些會較慢,有少數狗狗甚至兩歲才出現發情。
---
桃園縣內獸醫服務到你家 獸醫宅急便